4月2日晚,品位中国请来了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湖北省新四军学会副会长文道贵教授给全校师生做“李先念与新四军第五师的抗日传奇”学术报告,纲要教研室全体教师与300多名学生一起重温了李先念将新四军第五师从160人发展壮大到5万人的传奇故事。讲座由纲要教研室唐俊峰副教授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汪德平教授进行点评。

文教授首先介绍了李先念的传奇人生,他是一个从放牛娃做到国家主席、从农村木匠做到军事家,从只念过两年私塾的小学生做到共和国主管财经的副总理,本身就是充满了传奇色彩。从红军三大主力长征到西路军喋血西征,最后只剩下427人被李先念带到星星峡,李先念始终怀着一颗忠于党、服务人民的赤诚之心。皖南事变后1939年1月按照中共中央建立华中抗日游记战争战略支点的部署,李先念率领160余人的独立游击队从河南竹沟南下颚豫边区,广泛发动群众,汇集各路抗日武装,组建新四军第五师,成长为一支拥有5万多人的主力部队,在日、伪、顽的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先后抗击日军15万、伪军8万、歼敌4.3万,收复了9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解放了1300多万人民,建立起地跨鄂豫皖湘赣五省交界地区的边区抗日根据地,成为新四军7个师中实力最强的师。文教授指出这些成就的取得除了李先念杰出的领导才能和智慧之外,还得力于贯彻党的统一战线和群众路线,最大程度地团结了广大的人民群众。李先念是一个做实事的人,从来不搞花里胡哨的形式,注重实效,在战争之余发动群众一起开荒拓地、种菜种瓜,开办纺织、造纸、榨油等手工业,正是因为把解决群众的生存问题放在首位,才真正实现了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局面。

汪德平教授在总结中说文教授深入浅出地从群众工作视角揭示了新四军第五师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呈现了湖北的深厚革命历史传统。同学们应该珍惜相聚在湖北这份缘,了解湖北的历史文化,关心湖北的现实发展。
教研室主任杨华祥副教授在老师们互动的环节时要求大家把李先念和新四军的相关事迹融入到纲要课教学中去,尤其是武汉姚家山新四军新五师司政机关旧址可以作为本学期探访革命实践基地的重要内容,推荐给学生实地学习,增强热爱武汉、热爱红色革命文化的文化自信,懂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审核:胡沫)